金融科技新范式,奇富科技(QFIN.US/03660.HK)蝉联"最受尊敬公司"的启示

2025-05-25

最近看了下奇富科技(QFIN.US/03660.HK)的财报。不得不说让人眼前一亮 。赚钱是真的赚钱。一个季度收入46.9个亿 ,归母净利润18个小目标。也难怪财报一出,一众券商机构为公司在资本市场“摇旗呐喊” 。

其中,外资行方面 ,花旗 、美银证券均维持奇富科技美股买入评级 ,上调目标价分别到58.5美元和52.7美元 。

内资机构,中金维持奇富科技港股“跑赢行业 ”评级,目标价253.4港元。华泰证券则给予“买入”评级 ,维持美/港股目标价55.6美元/220.9港币。

值得一提的是,5月20日,全球领先的企业管治及投资者关系研究公司Extel(原《机构投资者》)公布2025年度亚洲(除日本)最佳管理团队排名结果 。奇富科技还蝉联“最受尊敬公司”称号 ,并在“最佳首席执行官 ”“最佳首席财务官 ”“最佳投资者关系专业人员”等多项细分榜单中位列第一。

这可真是妥妥的业绩、名誉双丰收。

奇富科技的业务是什么?

了解的想必都知道基本是跟信贷有关 。

不可否认,不少人对这种贷款相关业务的公司都充满了偏见,不过不论是从业务发展情况、资本市场表现 、甚至所获各种荣誉奖项 ,都可以看到,奇富科技的表现都还算不错。

那么,它是如何做到“体面”的站着把钱给挣了呢?

这个答案 ,关键就在它的技术层面,特别是其推动的AI与金融的深度融合。

单看这份Q1财报中的另外几项关键数据:

-- 与163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,服务用户达5800万;

-- 新增授信用户同比增长6% ,撮合放款量同比增长15.8%;

-- 新增授信用户到新增借款用户的转化率同比提升33% 。

这些数据不能单纯只当做是奇富科技业务的惯性增长 ,实际上,应该看做是这个公司围绕AI布局在信贷价值链上全面发力的结果。

想象一下,传统金融业务若能搭载AI ,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?

那么奇富科技在对传统金融的改造上都用AI都做了什么,又取得了哪些效果?

要回答上面问题,当然先得看看一个信贷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是什么?

这自然是绕不开获客 、审批、风险控制这三大环节。

而围绕这几个方面 ,奇富科技通过信贷智能体,将AI技术嵌入信贷业务的获客、风控 、合规、运营等核心环节,实现了全方位的优化与突破 。

这一点从各项核心指标中也已经能够看出端倪。

不过 ,关键来看,核心还在于其基于此构建了在成本端的行业领先优势。

要知道,在金融行业的竞争中 ,成本控制是决定企业生存能力、盈利水平和长期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。

当然,成本控制也不仅仅是“省钱 ”,这更是战略能力的体现 。

一方面 ,短期上 ,它决定了能否在价格战和监管压力下存活;另一方面,中长期,成本优势也支撑金融公司技术创新和风险抵御能力 ,并决定其能否塑造行业长远格局。

特别是未来随着金融业进一步向科技化 、普惠化方向发展,成本控制能力也将成为区分行业“赢家”与“输家”的核心标尺。

而在这一背景下,奇富科技构建的智能体生态 ,还存在一个技术杠杆撬动的“乘数效应 ” 。

简单来说,就是伴随其经营生态的持续扩大,边际成本将持续降低 ,边际收益将不断攀升,从而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。

与此同时,在技术赋能下奇富科技还能够持续拓展金融服务边界 ,获得更多的业务增长机会。

从这次财报中就提到,旗下的奇富数科在金融机构智能化升级领域的表现 。今年一季度新增3家中大型城商行合作,金融科技赋能的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44%。

站在投资视角来看 ,奇富科技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 ,也会让市场对其长期价值将有一个新的评估。

首先,技术生态带来的积极的业绩预期和估值切换 。

信贷智能体所形成竞争壁垒,不仅将使其业务价值链重构 ,传导到业绩端也将释放更大的业绩潜能,增厚EPS的同时带动估值提升。

此外,从估值层面来看 ,这一AI加持下的新业务增长模型,也有助于其从传统金融业务市盈率向科技公司市梦率靠拢,为估值重估提供新逻辑。

另一方面 ,则应关注其生态协同创造的长期价值和稀缺溢价 。

从行业趋势来看,未来金融机构将更加依赖智能体协同工作,奇富科技的先发优势有机会让其在行业生态竞争中胜出 ,并具备稀缺性溢价。

总的来看,奇富科技以技术创新为底座,在合规经营与社会价值之间找到了可持续的平衡点 ,这也是其能够“体面赚钱”的本质所在。

来源:格隆汇

温馨提示: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 ,请关注网APP 。

这不是投资建议。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业绩。您的资金存在风险,请您谨慎负责地交易。